發(fā)現(xiàn)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與你滿懷相撞。譬如尋訪碧溪須立茶,在許多次探尋之后,總是不得其果,令人嘆惋。但是在2006年2月25日這一天,披著明媚的初春陽光,我陪同思茅市委黨校黃雁女士和思茅電視臺的三位攝制人到墨江縣碧溪古鎮(zhèn)進行采拍。在古鎮(zhèn),街巷、墻垛、門楣、窗格、屋檐,古香風韻令人留連,在遠去的馬鈴、馬蹄和茶香鹽味中,我們都被濃郁的古韻氣息熏陶得瞠目贊嘆。
街心十字路口的八角樓下,年屆六旬的何先生面對攝影機坎坎而談,碧溪古鎮(zhèn)的歷史掌故在他的嘴里生動有色地復現(xiàn)。當說道碧溪“須立貢茶”時,我的心又一次機靈地激活。有關碧溪“須立貢茶”的口頭傳說,我聽到的很多,也曾有心去尋訪來證實,但一直沒有行動,當然也就沒有結果。我還在藍明紅老人收集整理的民間故事《他郎茶》中讀到“須立貢茶”的傳說。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年間,云南普洱府管轄他郎撫彝廳。他郎撫彝廳有個碧朔城,碧朔城南面有座須立山。須立山上有幾百棵大葉子茶樹。云霧繚繞著這個小小的茶園,陽光雨露滋潤著這個小小的茶山。每日里香飄山野,芬芳醉人。須立山中有個須立寨,寨里有個哈尼人,人們都喊他王老哥,他是這茶山的主人。王老哥年紀有四十開外,有個老伴叫姿嫻。老倆口和睦相親。王老哥身強力壯,是耕田種地的好手。他每日清晨起床,約著老伴先上茶山,呼吸早晨的新鮮空氣,為茶樹松土施肥除草,使茶樹越長越壯,茶葉越摘越發(fā)芽。當?shù)匾?、漢、哈尼寨人無不對王老哥熟悉,經(jīng)常來他家串門,他滿腔熱情地泡茶招待。客人們臨行,他毫不吝惜地抓一把一芽兩至三葉的‘瓦雀嘴’春茶尖送他們請家人品嘗,自己卻只吃老茶葉子。想喝茶而來他家串門的人越來越多,他從不拒絕。有人說:‘王老哥種的茶,老人喝了長精神,牙約喝了添力氣,孕婦喝了好生產(chǎn),約迷喝了更俏麗,小孩喝了能快長,病人喝了除疾病。’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王老哥的名聲愈來愈大,一直傳到了他郎撫彝廳,撫彝廳通判聽了后,口水涎出了三尺長,便領著差人一大幫,坐著‘滑桿’浩浩蕩蕩地找到了王老哥的家門。王老哥正在家里低頭用功揉搓茶葉,聽見門外喧嘩聲,抬頭一看,原來是他郎官府豢養(yǎng)的一幫人馬。王老哥不理不睬,繼續(xù)揉搓他的茶。里長急了,湊近王老哥說:‘他郎通判駕到,你還不起身迎接,還不快泡茶。在這兒裝聾賣傻作甚?’
王老哥老伴姿嫻是個機靈的婆娘,她生怕自己的漢子不吭不哈的態(tài)度惹是生非,招來橫禍,便慌忙燒水泡茶。天天吃雞鴨魚蛋的通判啜了幾口茶,頓覺甜進心窩,香進心坎,肥胖的身肢好象清掉了許多油膩,輕快多了。他邊喝邊贊賞道:‘好茶,好茶,沒有白跑一趟?!?/p>
通判得了須立產(chǎn)的‘他郎茶’,喜得合不攏嘴,樂得徹夜不眠,他想:這稀少的奇茶美味,奉敬上司普洱府尹,定有重賞。不幾天,帶著隨從馱著茶葉到普洱府,孝敬頂頭上司。剛過把邊江,這茶分外芳香,剛入普洱城,正在辦理公案的普洱府尹,就聞到了沁人肺腑的芳香,也無心辦理公案了,便嗅著香味剛到府門,只見他郎廳通判笑盈盈地走過來,后面還跟著馬和吆馬的隨從和護兵。府尹在通判的騾馬身上聞了滿鼻子噴香,頓覺精神振奮,詢問:
‘這馬馱的是何物?’
‘是獻給大人的他郎茶’通判諂笑道。
‘打開來品嘗一盅如何?’
通判即令馬夫解開馬馱將茶拿出來放在杯里,用滾燙的開水沖上,待一會兒,府尹慢慢地呷了一口,不禁叫絕:‘好茶,真是稀有的好茶!’隨著又說:‘我到府多年,為何不知?’
‘我也是聞夷人傳說后,親臨產(chǎn)茶地,如數(shù)征了他來,立即啟程趕著來奉獻給您?!?/p>
他郎廳通判馬馱須立茶獻給普洱府尹,是為了討好府尹,求升官發(fā)財。其實普洱府尹的心態(tài)也是一樣,他對他郎廳通判送來的“須立茶”贊不絕口,心里謀著萬里前程,于是不惜千辛萬苦,路途遙遠,日夜兼程把他郎廳的“須立茶”用馬馱到云南巡撫衙門,向頂頭上司獻上了茶葉。撫臺呷著“須立茶“也不禁驚嘆:“好茶,好茶,天下稀有的好茶!”決定自己進京城辦事之時把這上好的“須立茶”獻給皇上,達到謀取職高權重的官位目的。
“巡撫不日啟程,凡過江河湖海,這他郎茶葉便會異常芳香。到了京城,正逢皇親國戚舉行盛宴。不用說,這普洱府里的他郎茶更是盛宴上的珍品。文武百官聞見這撲鼻噴香的好茶,都圍攏來仔細過目,只見外形直細如針,毫尖顯色如銀,油滑光澤秀麗。一位老臣正患高血壓臥床不起,聞了茶葉芬芳,不禁立坐起來,將茶沖開飲后,只覺滋味鮮爽,湯綠葉翠,清香撲鼻,全身爽快,血壓趨向正常,病情逐漸好轉。一位老將正患眼病,難看見天,難瞧見地。茶葉清香撲他的眼睛,雙眼頓覺清晰;他喝了一口便覺全身舒暢,又用手把茶葉渣在眼眶里揩揩洗洗,眼睛立即出現(xiàn)一片光明。這‘普洱出茶’真神!文臣武將們一致發(fā)出了贊譽聲。皇帝老倌耳聞目睹后,親自品嘗了能解毒除病的奇茶,把云南巡撫召到面前嘖嘖稱贊說:
‘朕嘗了一盅你從云南普洱府弄的茶,真乃世間稀罕也。你想得周全,辦得很好?!S著,皇帝老倌吩咐太監(jiān)拿出白銀和綢緞給巡撫說:‘這些銀兩、綢緞賞賜你們,每年送些這樣的好茶來如何?’”
歲月流逝,時光流轉?!爱斈杲o皇帝老倌產(chǎn)‘貢茶’須立山,還存在著彎腰馱背的三、四株老茶樹,它早被解放了的茶農(nóng)新培植的綠茵茵、翠生生、清汪汪的一片片茶園所代替了?!?/p>
據(jù)《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志》記載:“縣內(nèi)碧溪區(qū)須立所產(chǎn)的‘須立茶’曾列為清代貢品。”思茅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長、文博副研究員黃桂樞先生在其著作《普洱茶文化大觀》中也有這樣的記述:“清代雍正年間以來,宮廷將普洱茶列為貢茶,視為朝廷進貢珍品。清乾隆六十年(1795),定普洱府上貢茶4種:團茶、芽茶、茶膏和餅茶。作為貢茶的還有景谷民樂秧塔白茶,即‘白龍須貢茶’和墨江的‘須立貢茶’?!蹦摹绊毩⒇暡琛奔词悄h碧溪須立山上出產(chǎn)的一芽二、三葉的“瓦雀嘴”須立茶。
結束對碧溪古鎮(zhèn)的采拍后,我們乘車專程趕到須立寨子,在一戶哈尼族人家問得確有原來出產(chǎn)貢茶的茶樹,便主動帶我們在須立河邊的一處山坡上找到了茶樹。這是一片不斷擴展了的山坡茶園,在我們面前,那些曾經(jīng)出產(chǎn)過貢茶的茶樹顯得那么矮小、枝細,剪了丫枝,顯然被人修剪過。我估摸那百余平方米的臨河緩坡上,五、六十棵茶樹(新墾植茶地和栽種的茶不計在內(nèi))委屈而孤傲地倔強生長著。茶園里有一位哈尼族婦女正在采春茶,我們向她詢問這片茶樹的有關歷史,她主動向我們介紹說:她家姓王,茶樹有多少年,她不知道,只聽老人說,爺爺他們那一輩,這茶樹就已經(jīng)是大樹了。承包責任到戶時,這茶樹分到他們家,采摘茶葉都得爬到樹上去,茶樹比腳大腿還粗,枝丫旺盛,為了方便采茶,還把茶枝砍下來燒柴,現(xiàn)在茶樁還能看得出原來的粗壯程度。我們聽了驚訝又嘆惋,連連刨土看茶樁來證實,茶樁確實粗大,現(xiàn)在發(fā)了很多茶枝,茶農(nóng)王家仍然采摘茶葉出售,只是因為“貢茶”名聲塵封已久,在市場上粗制毛茶只賣三、四十元一公斤。
“清朝每年收納的普洱貢茶,除了供清宮皇家飲用或分贈皇親國戚外,也選作贈送外國使節(jié)的禮品茶,視為代表中國的高級土特產(chǎn)禮品。”碧溪“須立茶”作為與普洱茶共同進貢朝廷的“貢茶”,它在往昔歲月中是身價萬斤的珍品。只是遠去的聲名不在有,往昔搖曳的身姿已消逝,但在泯滅的歲月深處,碧溪“須立貢茶”永遠是銘刻在人們心中的厚重品牌。易武中聘號始創(chuàng)于公元1887年,是易武正山傳統(tǒng)百年老字號,遵循“以德制茶、表里如一”的理念,在復雜多變的今天仍然堅持古法制茶,傳承清朝貢茶老字號的文化精髓,發(fā)揚其表里如一的制茶精神,遵循普洱精品制作工藝,潛心打造品質(zhì)優(yōu)秀,脈絡清晰,永世留香的易武普洱茶。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