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多數中國人和印度人都不曾聽說的故事:1997年4月8日,中國國家郵電部發(fā)行《茶》郵票一套4枚,第一枚《茶樹》就是瀾滄邦崴古茶樹,面值50分。
??? 這張“國家名片”終結了一個多世紀的茶樹原產地之爭,向世界宣告:1991年發(fā)現的瀾滄邦崴古茶樹是迄今全世界范圍內發(fā)現的唯一古老的過渡型大茶樹;茶樹原產地不在印度,而是在中國云南普洱市,具體坐標直指瀾滄邦崴。這一震驚世界的發(fā)現填補了野生茶樹到栽培型茶樹之間的空白,昭示出茶樹發(fā)源與早期栽培馴化同源的規(guī)律,改寫了世界茶葉演化史。
??? 在“世界茶源”普洱,茶樹起源所演繹的垂直系統(tǒng)盡收眼底:寬葉木蘭—中華木蘭—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五世茶祖”同堂亮相,茶樹生長繁衍的鏈條環(huán)環(huán)緊扣,延續(xù)進化的軌跡清晰無比。其中,景邁山千年古茶園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古茶園,是茶葉發(fā)展的活化石,日本名古屋茶葉協(xié)會理事長、國際著名茶葉專家松下智先生譽之為“茶樹自然博物館”。
??? 因茶放歌,伴茶起舞,仰茶而生,敬茶如神,瀾滄、孟連、西盟邊三縣的拉祜族、傣族、佤族等各民族種茶、采茶、制茶、運茶、售茶、飲茶、詠茶、祭茶。茶,已深深地滲入進他們的血脈,綿延不絕的萬畝古茶山留了下來,直指高天的千年古茶樹留了下來,并成為其生存的拐杖。邊三縣人民把茶當做生命來保護、崇拜、繼承和發(fā)展,這在其古歌、農耕、祭祀、習俗等方面都有著極其生動的體現。布朗族的“山康茶祖節(jié)”,祭茶祖,呼喚茶魂,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捌斩G三角”旅游環(huán)線,至今還點綴著像茶樹一樣古老的村莊,靜靜地散發(fā)著人類文明的遠古花香。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